今日股市行情2022-11-25 15:44:12
以锁定特定期限、长期持有提升收益率为宣传“噱头”的定期开放式基金,部分产品由于长期业绩不佳,在开放期遭遇大比例赎回,只能迎来清盘的命运。截至4月28日,今年以来已有10只定开基金公告清盘。
针对上述现象,基金业人士意见,投资定期开放基金应更聚焦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和基金公司的同类产品治理经验等,不宜盲目参与。
业绩不及预测
多只定开基金公告清盘
4月28日,中信保诚(02378)基金公布公告称,鉴于销售市场环境的变化,经与基金托管人协商一致,提议终止中信保诚(02378)永益一年定开混合基金的基金合同。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一季度末,中信保诚(02378)永益一年定开基金的规模还高达30.06亿元,4月6日,该基金表决通过产品变更注册的议案,并于4月7日至4月13日进入聚合挑选期,投资人可以挑选申购、赎回该基金的基金份额。然而,在聚合挑选期届满不久,4月27日-28日,该基金又公布提议终止基金合同的公告。
除上述基金外,今年以来还有中海瑞利六个月定开、中银聚利定期开放、人保添利9个月定开债等多只定期开放式基金公告清盘,上述基金虽然采取定期开放形式运作,牺牲了流动性,但部分基金长期业绩不佳,在基金开放期被大比例赎回,快速沦为清盘基金。
“偏债类或纯债类的定期开放式基金,除业内固收投资能力特殊突出的少数几家公司外,大多数是基于机构客户需求定制的基金。由于机构买固收产品有资金成本,且对风险和收益,乃至投资范围和久期都有明确要求,一旦基金实际运作情况不达预测,赎回是必定的。”上海一家中型公募销售市场部总监表达。
沪上一位公募人士也向记者透露,他所在公司也有只产品是以机构持有者主导的纯债型基金,由于机构客户有资产配置需求挑选开放期赎回,且没有新的机构资金“接盘”,最终也挑选了清盘。
北京一家基金公司也表达,公司的定开产品在封闭期业绩表现不错,但开放期时恰好遇到销售市场波动,实在有可能隐藏较多的赎回。不过,这非定期开放基金的特有现象,开放式基金也存有这一问题。
应聚焦基金经理投资能力
不可盲目投资
近两年来,基金行业密集发行持有期基金、定期开放式基金,投资者在牺牲流动性的同时,也预测可以获得更为长期的盈利。不过,基金业人士意见投资者,定期开放式基金并非稳赚不赔,投资此类产品更要聚焦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等,综合评估基金产品的投资运作情况等。
北京一位中型公募投资总监表达,以定期开放、持有期形式做长期投资,是否可以赚到钱,最根本的還是依靠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同时,产品封闭期间,基础销售市场的表现也对基金收益率有较大影响。在他看来,这类产品的优点,关键是幸免投资者在销售市场巨震中频繁交易,基金规模也可以维持稳定,幸免大比例申赎对基金经理投资策略和组合治理的干扰,在其他方面与开放式基金并没有突出的区别。
上述上海中型公募销售市场部总监也表达,基金采取定期开放模式运作,优势是运作期规模稳定,资金运用效率高,可以起到“收益增厚”的效果,但并不能决策业绩好与坏。在她看来,决策业绩相对优劣的是投资治理能力,这与基金公司的投研团队和基金经理个人素养都有关系,而决策业绩涨跌空间大小的则是销售市场环境。
上述北京的基金公司也认为,产品的封闭期限、销售市场环境、基金经理投资能力等因素都有可能影响投资业绩。一般而言,由于设定了肯定的封闭期限,更有利于基金经理的投资决策,从而更有利于产品的投资运作和业绩表现。
因此,多家基金公司和人士也表达,由于定期开放式基金有肯定封闭期,在投资时更要关心基金治理人的投资能力。
上述上海中型公募销售市场部总监提示投资者,公募基金是否采取定期开放、持有期等形式,与基金投资业绩的相关性并非很高。作为投资者,假如挑选有封闭期的产品,约束自身追涨杀跌的投资行为,应与挑选平凡开放式基金一样,也要对基金经理的过往业绩、基金公司同类产品的运作情况,以及产品定位是否真的是个人投资者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